English

福州铺设民意“直达通道”

1998-12-09 来源:光明日报 通讯员 陈伟华 游向东 记者 高建进 我有话说

本报讯挂在福州市街头的14个市民意见建议箱,在收到9100多封来信后,近日迎来了两周岁“生日”。福建省委常委、福州市委书记赵学敏再次邀请30多位积极建言献策的市民代表,举行“市民意见建议征集工作开展两周年座谈会”,真心实意地请求社会各界对市委、市政府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,特别欢迎广大市民对他本人的工作进行监督。

据了解,福州市市民意见建议征集工作(本报去年11月21日曾作报道)开展两年来,先后收到本市市民、外地客人、台湾同胞、海外侨胞来信9100多封,其中赵学敏在市民来信上批示1397条。各有关单位办理市民意见建议反馈率达100%,市民来信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有73%已落实和正在落实,作出解释的有27%,征集办给署有姓名地址的市民回信1198封。市民普遍认为,意见建议箱是“民意直达通道”,是群众向党和政府“说心里话的地方”。

市民意见箱刚刚挂出的时候,收到的大多是路灯不明、下水道不通、垃圾没清理等意见书和生活困难、日子不好过等求助信。随着这些问题迅速得到解决,市民不再囿于个人问题的反映,而是更多地关注经济的发展、城市的管理、环境的保护,市民素质和机关作风的提高和改进等。如:1997年2月,老劳模郑依拇投书市民意见建议箱,呼吁狠刹吃喝玩乐风,市委非常重视,市委书记赵学敏作了批示,以市委文件转发了这封来信,随后还转发了市纪委、市监察局《关于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,坚决刹住奢侈浪费歪风的意见》;市民涂开榕的《关于分流下岗人员创造就业渠道的设想》、黄仁德《试论招商与招商后的管理》等一大批建议,进入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圈,成为高层决策的好参谋。

专门负责市民意见建议收集和落实的征集办同志告诉记者,许多献言者为了提高建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,来信前做了大量实地考察或查找依据,写信时反复斟酌,提高了建议质量。过去来信署名多是“一市民、一党员、一爱管闲事的人”,而现在来信者70%署上真名实姓、确切的单位,不少人还留下联系电话。一些提建议多的市民被所在地、所在单位公推为“义务宣传员”、“编外人大代表”,在这些人身边同时也聚集起一批关心市政大事的热心群众。

市民意见建议箱挂出两年来,市民提出的许多建议已付诸实施。市委、市政府在这两年中陆续将市民意见建议箱的功能向公仆电话网络、“110”社会服务联动系统、新闻舆论监督等配套措施延伸和拓展,形成了14个市民意见建议箱、82个职能部门公仆电话、18个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单位共同参与的“聚民心”工程系统。这些举措,促进了一大批社会热点、难点问题的解决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